于志兵 -凯发k8唯一官方

于志兵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自1997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或主持了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巫山长江大桥、宜宾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等十余座在业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特大型桥梁施工:主持或参与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1项、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四川省交通科技项目16项,自主研发的高寒高海拔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径桥梁建造一体化技术、桥梁深水基础成套施工技术、超高索塔全天候施工技术、斜拉桥钢箱梁无支架全悬拼施工技术、钢箱梁斜拉桥中跨无应力构型缝接法合龙技术、大跨度拱桥无支架吊装斜拉扣挂建造技术、季节性浅滩水域斜拉桥超大超重钢箱梁安装关键技术、特大跨度悬索桥自行走抗强风新型缆载吊机以及特大跨度悬索桥整体式猫道抗风措施、钢砼组合结构桥梁的建造技术、钢结构智能制造等多项技术成果已全面推广到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之中,形成了公司在大跨径桥梁建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40亿元,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国际竞争优势,部分成果已纳入4本国家级标准和地方标准,极大地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同时,积极搭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川藏区域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自动化作业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山区交通工业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用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以“双碳”“两山”理念为指引,集聚内外智慧,协同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专业力量,创新设计与施工理念,将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带领团队全力突破艰险复杂山区绿色、低碳、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瓶颈,当前,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成宜高速智慧梁厂、沿江高速智慧梁厂、久马高速智慧梁厂、沿江高速火山隧道等重大品牌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建造示范高地。

主要的学时水平:

先后参编6部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86项、国家及省部级工法24项,软件著作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或

主持项目取得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天府杯金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2013年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2018年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中共公路学会授予“百名优秀工程师”荣誉称号,2020年被四川省科技厅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20年被科技部列为青年创新领军人才,2021年被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授予“科学技术英才”荣誉称号。


 

网站地图